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长沙工作站是2019年经HIST总部批准成立的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同时是经长沙市政府同意设立的科研单位。该单位下属挂靠了“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数字化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乡土文化保护与数字文创”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主要围绕基于空间技术的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文化基因数据库建设与大数据应用、文化遗产地数字化保护与虚拟旅游、基于遗产地的数字文创与元宇宙场景呈现、湖湘文化数智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探索以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人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与应用体系,将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到遗产地保护修复、创新传播和教育培训中,为区域自然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修复及活化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为充分发挥各平台作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附件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附件2)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附件3)及学校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各平台实际情况,现就课题资助项目申请事项公告如下:
一、优先资助方向
1.基于空间技术或数字化技术的名录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2.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与路径
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场景再现
4.湖湘文化数字化谱系构建
5.湖湘文化数智化传承方法
6.湖湘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品设计与新业态开发
7.湖湘文化数智化产品融入湖南特色产业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8.湖湘文化数智化传承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优化布局与政策研究
9.乡村振兴视角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10.乡村资源禀赋与产业兴旺模式选择
二、申报要求
1.申报条件
申报人原则上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如具有较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或成果、选题意义重大或具有独特的工艺技术(以权威认可证书或奖励证书为准)的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之前有获批HIST长沙工作站及下属挂靠平台开放课题尚未结题的,不能申报此次开放课题。申报课题的研究内容原则上要符合优先资助方向。申报者应得到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同意。
2.资助额度和执行期限
2025年度基地经费资助项目设项目10-15项。重点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1万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0.5万元,自筹项目无经费支持(但结题成果评为优秀的可予以相应的资助或奖励)。
3.申报和审批程序
(1)课题申报者填写《开放课题申报书》(附件4)。
(2)申报书一式两份,经所在单位同意并加盖公章后,于2025年6月20日16:00前提交至长沙大学经管类专业实训中心B301,同时将电子档发送至xycao2016@163.com,要求电子版材料与纸质版材料一致。
(3)HIST长沙工作站将组织相关专家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初审。
(4)通过初审的项目再提交给学术委员会评审,根据评议情况择优资助。
4.成果归属和标注
本年度资助课题的结项成果包括但不限于高水平论文(SCI、SSCI、CSSCI、CSCD等)、发明专利、作品或产品模型、典型案例分析或调研报告(后两者须经相关权威部门认证或专家团队评审通过)。专著及工程应用证明等。
利用开放课题资助所取得的成果归本平台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第一作者或责任人(通讯作者)的完成单位必须标注该平台。
HIST长沙工作站
2025年5月
附件:
附件1: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数字化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
附件2: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附件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附件4:开放课题申报书